东南大学 光纤无线融合与网络课题组
研究生招生情况说明与要求
东南大学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朱敏(Email: minzhu@seu.edu.cn)
如果你有兴趣选择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并有意愿加入我的课题组,一起从事光纤无线融合与网络方面的研究,请了解以下的介绍材料。
1.课题组和报考导师的简介
下一代光纤无线融合与网络实验室(NG-FiWIN),依托于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隶属于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尤肖虎教授牵头)以及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刘韵洁院士牵头),旨在通过光子辅助毫米波太赫兹无线通信新路线,解决传统无线通信在超高载频、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远距离以及实时通信方面面临的棘手难题,促进毫米波太赫兹无线通信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实用化发展进程。课题组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紫金山实验室学科建设经费支持下,已投入数千万元,建成国内绝对领先、国际一流的6G光子太赫兹通信实验平台,拥有一批先进的高速光纤通信和全频段毫米波太赫兹无线通信器件以及测试设备。
报考导师:朱敏,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课题组负责人,九三学社社员。法国巴黎卡尚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双博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5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20年获江苏省科技副总。详见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网页:朱敏 (seu.edu.cn)
进入课题组的研究生将由我本人和课题组研究员(兼任东南大学校外导师)共同培养,实行双导师制,课题组研究员均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详见课题组骨干成员网页:团队介绍 (seupml.com)
欢迎有志于从事上述创新性科研工作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我的课题组,课题组网站链接:下一代光纤无线融合与网络实验室 (seupml.com)
2.研究生招生情况及基本要求
对于硕士研究生,每年有7-8个招生名额。课题组鼓励推免生提前进组学习,在本科院校允许的情况下,课题组支持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提前接触课题组课题;同时,对于科研意愿强烈的学生,课题组也欢迎你暑假提前进组学习。对于东南大学在读本科生,课题组支持STPR项目的指导,欢迎优秀的本科生主动与我联系!
对于博士研究生,有直接攻读博士(推免生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三种方式,每年有2-3个招生名额,详见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博士招生 (seu.edu.cn))。
首先一定要说明,对于报考(保送)我的研究生都必须从事创新性科研工作,也就是说无论具体的研究方向是算法设计还是系统研发,所有同学都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要求。鉴于目前学校对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论文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全部盲审(博士论文需要全部外盲),还有一定比例不通过的可能性。因此,课题组进一步明确对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基本也是我们一贯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对于硕士生(学硕、专硕),我们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
2、对于博士生,至少3-5篇SCI二区以上的国际期刊论文(第一作者),多多益善,对学生自己有极大裨益,是你今后能找到一个较好高校教职的入门门槛。影响因子10以上的一区论文,一篇顶2篇!鼓励多尝试!国际EI会议论文只鼓励五大一流会议(OFC、ECOC、ICC、Globecom、Informcom),课题组作为奖励政策,支持博士生出国开会1~2次。在答辩前,有5篇以上的SCI二区期刊论文如已接收或发表,答辩决议建议给予“优秀”等级。
在本课题组,只要你努力肯定能毕业,课题组每年的论文产出详见实验室官网学术成果展示。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读硕士的目的就是为了拿个学位或者积累点项目开发经验,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创新素养和技术眼界,或者对于撰写英文学术论文有非常强的抵触,那么我这里不是你的最好选择。
在从事创新性科研工作过程中,课题组对学生所掌握的工具性要求是:英语好,数学好,编程好。我对学生所具备的素质要求是:自我激励(self-motivated),任务驱动(task-driven),目标导向(aim-oriented);并且具备三“心”:静心(要沉下心),耐心(遇到困难不退缩),细心(对一个小细节也不放过)。此外,我还希望学生有乐观开朗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敢于质疑权威的胆识。探讨问题时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3.研究生培养流程
对于东南大学南京九龙湖校区和无锡校区的学生,研一期间以课程学习为主,自行负责,并且希望能取得年级前20%的名次。同时,鼓励学生和课题组保持积极联系,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完成科研入门。课题组会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兴趣,指定副导师及大致的科研方向,并给你10篇左右的最新文献,帮助你快速了解课题。如果进度快的话,可在研一期间,基本确定研究点和提出新的idea(想法)。
研一结束后的暑假,包括无锡校区在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尽早进入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的课题组,进行后续的科研实习培养,在住宿上课题组可以提供一定的协助。在其后的一年半的时间,至少完成一个研究点的科研工作。进展快的学生,并在第一个研究点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个,乃至第三个研究点的工作。
对于博士研究生,博一上学期以课程为主,其余时间都在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
研究生组会制度,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每两周定期一次,有一个半天的seminar,我亲自参与讨论,讨论上阶段的科研进展,下一阶段科研工作规划,与每位同学讨论解决研究上的问题。另外,在我工作时间内,我随时欢迎每一位同学与我1-1 meeting,梳理研究进展、解决课题进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在研究生学习的各个时间节点,如: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我会为每位同学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确保同学们能够顺利过关。课题组也鼓励研究生或在本校,或在国内一流名校,或出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会尽力提供方便和帮助。课题组还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每位博士生读博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出国学术会议,4-5次国内学术会议;每位硕士生可参加1-2次国内学术会议。
4.研究生待遇
课题组提供国内一流的科研实验平台,对于进入课题组进行科研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课题组在东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基础上,分别额外提供2000/月和300/月的基本助研津贴,对课题组建设有贡献的学生依据其表现情况发放一定劳务费。同时,在课题组每年的年终总结大会上根据学生当年表现情况颁发一等、二等、三等课题组奖学金用于激励学生;对于无锡校区来实验室的学生,课题组提供人才公寓住宿,房租、水电由实验室报销。
由于名额有限,请有意愿的学生(保研生、考研生)尽早与我联系,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面试,但是你仍需通过东南大学研究生考核面试,得到正式的研究生保研/入学资格。同时,课题组网站有我所有学生的email,欢迎同学们直接和他们联系。
最后,我们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课题组,这里有科研能力一流的指导专家、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以及完备的科研实验平台,下一代光纤无线融合与网络课题组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