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光子毫米波与太赫兹研究成果亮相2022年OFC学术盛会

下一代光纤无线融合与网络实验室    学术成果    实验室光子毫米波与太赫兹研究成果亮相2022年OFC学术盛会
 
 

2022 年 3 月 6 日至 10 日,国际光通信会议(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OFC)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作为光通信领域中全球规模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会议,本年度的OFC会议共吸引了 8000 名参与者和 430 家参展公司,录用论文 500 余篇,其中 OFC Demo Zone 论文 16 篇。

 
 
 
 

 

在本次会议中东南大学信息学院的尤肖虎教授和朱敏副教授作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了“B5G光子毫米波室内覆盖”与“6G 光子太赫兹无线实时传输”两项研究成果该论文也是OFC历史上中国大陆机构在太赫兹通信领域独立完成的首篇Demo Zone 论文

紫金山实验室博士后蔡沅成博士作为第一作者,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尤肖虎教授和朱敏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的“B5G光子毫米波室内覆盖”研究成果,首次成功展示了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Ka波段光子毫米波室内全双工1.5Gbps实时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把CMOS毫米波大规模集成相控阵技术与现有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结合,可完美地解决B5G/6G毫米波通信信号无法穿墙而带来的覆盖范围受限问题,为B5G毫米波室内室外连续覆盖提供高效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紫金山实验室博士后张教博士作为第一作者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尤肖虎教授和朱敏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的“6G 光子太赫兹无线实时传输”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系统性融合 光子上变频太赫兹产生和光电混合下变频太赫兹接收技术,并通过解决太赫兹光纤混合信道信噪比受限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和展示了 360~430GHz 的 100Gbps 太赫兹无线实时传输,创造出世界上公开报道的太赫兹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记录,较 5G 提升 10~20 倍该方案不仅能克服固态电子器件在带宽、特征频率和频谱效率方面的限制,还能与高速光纤接入网实现无缝融合, 显著降低 6G 研发门槛,大大加速太赫兹技术商用化进程。

 
 
 

 

作为建设中的面向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汇聚一流人才的综合性科研平台,紫金山实验室在短短四年间已经牵头发布了多项重大成果,获得多项荣誉。而在这一项项辉煌的成就背后,东大信息人的身影随处可见。自紫金山实验室筹建以来,东南大学举全校之力,支持并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教育部“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中心” 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科研人员、设备引入实验室,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平台基础和充足的科技资源支撑。同时,截止目前,已有数千名以研究生为主的各类学生活跃在紫金山实验室的各个项目中。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东南大学积极探索机制建设、主动凝练重大问题、扎实推动项目落地,与紫金山实验室联合创新,通过20多年的科研凝练和积累,在紫金山实验室产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极低成本CMOS毫米波芯片和大规模相控阵、5G/B5G基带电路自动生成软件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成果,牵头启动了拓展5G、面向6G的“天地融合卫星移动通信”等重大项目,构建了首个面向6G的移动通信综合试验平台,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肖虎教授和朱敏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激励着无数信息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相信在他们之会有更多的东大信息人的身影出现在这类学术盛会的舞台上,发表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部分内容来自紫金山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责编:王汉卿   文字:谭希成

排版:李   佳   封面:郭   响

 
 
2022年3月23日 21:48
浏览量:0
收藏